《原完成於97/07/03》
基於兩岸直航及拼觀光,政府在6月19日擴大金馬小三通,此原為金門、馬祖地方政府引頸企盼許久的政策,孰知施行隔天即引起金門人沸騰民怨,原因是往返台灣金門的機票全被預訂一空,他們即使補位二天,仍回不了家。
緊接著7月4日即將正式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不少媒體、立委法員與民間專家學者先後從不同角度提出各種疑慮。但因涉及新任總統第一項競選支票的兌現,近月來,只見交通部各部門如火如荼趕工因應。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至於究竟會有多少後遺症與能否控制處理,顯然不在政府現階段考量之列。
一直以來,政府推行公共建設,在一定金額以上,均會有「可行性評估」,雖然有學者譏為流於形式,但至少各種可能之影響,仍有一番交代。涉及政策面之決策,通常層次高,影響範圍大且深遠,此時「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即有其重要性。以此次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為例,從最基本之起降機場決定過程之紊亂、各機場臨時緊急施工增建設施,以及此一決策幾乎使半月前實施的擴大金馬小三通決策形同泡沫等,即可看出政府政策的形成過程、幾乎形同兒戲!
依環境影響評估法第4條第2款規定,環境影響評估是指開發行為或政府政策對環境包括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及經濟、文化、生態等可能影響之程度及範圍,事前以科學、客觀、綜合之調查、預測、分析及評定。另行政院環保署亦訂有「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作為辦法。然而政府著眼於拼經濟,而急就章開放陸客來台觀光的同時,卻完全漠視此一政策對於台灣現有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及經濟、文化、生態等究竟會衍生何種影響!著實令痛心。
台灣生活環境與自然環境壓力頗大,瞬間且長期持續引進大量觀光客,影響範圍包括交通問題(如機場擴建與設備擴增、道路與遊覽車的承載量、空氣污染、號誌的增加等)、住宿管理、用水與廢水處理問題、增加用電與垃圾廢棄物處理、文化衝擊、生態衝擊等,是否應先妥為評估應研擬配套疏緩措施?政府所有施政,理論上無非照顧人民,提供人民良好的生活環境,然而「拼經濟」,絕非唯一排他的選項,何況在大陸旅行社業者壟斷之下,摩拳擦掌的台灣觀光業者,究竟能分沾多少利益?實大有疑問。一項立意良好的政策,如欠缺妥善規劃與配套措施,不僅效果可能大打折扣,甚至可能適得其反,變成一項錯誤政策,已經跌跌撞撞近五十日的馬政府團隊,不可不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