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蒼茫

Example 10 - Another Advanced Example

  • 對於一個涉及拆除323戶,影響近半千餘人口(近半是高齡老人)的建設計畫,任何有民主素養、人權法治觀念的政治人物,絕對會謹慎再謹慎、傾聽再傾聽

  • 環境永續

    政府拼經濟的腦袋最需要創新!如果連央行都僅能提出靠救房市或設立石化產業專區救經濟的方案,是否意味著整個政府(高層政務官)都已黔驢技窮,應該換腦袋當家了?

2014年9月17日 星期三

惜根台灣的緣起(二)

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先生日前高齡病逝,令學術界與關懷台灣本土的各界人士哀悼婉惜。曹先生是沒有大學學位卻能獲選中央研究院院士的第一人,他專研荷蘭、西班牙佔領殖民台灣時期的台灣史,並提出『台灣島史觀』,獲得學術界重視。20021121日更獲得當時荷蘭女王頒贈勳章,以表彰他對17世紀荷屬東印度公司於東亞地區活動研究的貢獻。由於他提出的『台灣島史觀』,讓從台灣本土角度出發的台灣史研究燦然大成。生在台灣、活在台灣的人,不可不知曹先生這個人。以下原是筆者為與子淩籌組成立『惜根台灣協會』時,認為要珍惜愛護台灣,自當對過去400年史有約略的瞭解,因而研讀幾本台灣史介紹所精簡整理,借花獻佛,謹以此拙文向曹先生致敬。



回顧-400年土地與自然資源掠奪史

西元十五世紀末葉,歐洲人發現到遠東的新航線後,歐洲各國競相到遠東尋找新殖民地。1543年,葡萄牙人到達日本,葡船頻繁往來日本與東亞大陸沿海,行經台灣海岸時,望見台灣山明水秀,讚嘆為「福爾摩沙之島」(Ilha Formosa,但非台灣專有讚詞)。1554年,羅伯‧荷蒙(Lopo Homem)所繪海圖,於琉球群島之南,已標繪有Ilha Formosa

1624826日荷蘭人自今之安平登陸,開始佔領南台灣,並不斷擴張佔領範圍。1626年西班牙佔領北台灣,1642年遭荷蘭驅逐,其間另發生荷、日有關在台貿易衝突事件。荷蘭佔領期間,利用漢人大舉開發土地,生產外銷蔗糖、稻米與狩獵所製成之鹿皮、鹿脯,並以台灣做為國際貿易轉運站。1661430日鄭成功軍登陸台灣,隔年210日荷蘭人完全退出台灣。鄭成功建立鄭氏王國,雖歷經三代致力於開荒拓墾屯田,惟因人物與物資無法與滿清相埒,而於1683年被滅。

滿清領台後,曾歷經一番棄留爭議,最後雖由康熙拍板留守,並設一府三縣(後來增至一府三縣四廳),但整體而言,雖陸續有漢人移入開墾,前期仍屬消極治台。日本1868年明治維新後,國力漸強,187111月發生66名琉球人因颱風漂流至今之屏東縣滿州鄉,被當地牡丹社原住民殺害(牡丹社事件)。日本得以藉機出兵侵台後,滿清方才積極治台,台灣政經中心逐漸北移。

甲午戰爭滿清戰敗,1895417日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日本佔領初期,雖遇部分台人與駐台清軍抵抗,惟因軍力相差懸殊,很快被弭平。較慘烈的反而是原住民的抗暴事件,最終亦因包括兵員與武器配備等軍力的懸殊而紛紛失敗,造成精壯的男性原住民大量戰死或被處決。政治穩定後的日治期間,日本開始實施皇民化政策,除同化教育、差別化教育與高等技職教育外,於各項土地、林野調查、貨幣與度量衡改革、基礎公共建設以及初期以農業為主的產業發展(包括嘉南大圳在內的全台各地埤圳等水利設施)與後期的工業化建設。以上調查、改革與建設,雖然對於奠定台灣現化基礎功不可沒,但日本政府主要仍著眼於台灣豐沛的自然資源(砍伐檜木、開採金礦)與遠較日本本土高昂的土地生產力(尤其甘蔗、稻米、香蕉、鳳梨的生產回銷日本)。

1945815日日本二次大戰戰敗宣告無條件投降,1016日中國國軍抵達基隆,接收台灣。由於兩地長期隔閡,實情與期望落差,加上大陸國共戰事不斷升高,全國經濟性危機發生,導致社會失序,人心不穩,終於在1947227日一則查緝私煙的偶發事件,引發隔日起一連串血腥掃蕩,造成無辜民眾嚴重傷亡的「二二八事件」。之後,國民黨軍於國共戰爭節節失利,194912月敗退到台灣,開始中華民國的統治。最初國民政府僅將台灣視為日後「反攻大陸」的跳板,因此,除接收日產、強佔民產,厚實國民黨黨產與高官私產不遺餘力外,對自然資源的掠奪,也毫無節制。之後,認清反攻無望,開始積極建設自由台灣,卻也同時開啟國民黨新一波結合地方派系的圈地活動與廣設黨營事業壟斷台灣政治、經濟與社會資源。國民政府領台已逾65年,長期主政的國民黨,非但不再反攻大陸,甚至自馬英九擔任總統起,一百八十度轉變成積極推動兩岸統一的急先鋒。此外,更極盡所能向新自由主義傾斜,不僅放任甚至帶頭讓物價上漲,薪資水準倒退,貧富差距快速擴大。至於被該黨奉為總理、國父的孫中山所倡議並入憲的均富、平均地權思想,則早被棄如敝屣。

以上約400年的台灣近代史,每個統治的政權,逐一細究其管領內容,除了滿清可說是單純基於消滅前朝餘孽的考量外,其餘道道地地根本就是一部台灣土地與自然資源掠奪史。

撫今-土地潰爛、環境瘡痍、社會不公、民主搖墜

台灣屬於海島型國家,卻有三分之二的國土是山區,並且座落於大平洋火環帶,地震頻仍,岩層破碎脆弱,又地處西北太平洋地區颱風侵襲的主要路徑,颱風不時帶來強烈的暴雨、洪水與土石流,讓台灣名列世界自然災害危險地區的前矛。而發展主義操控下的政府,長期以來的產業政策盲目、海岸地區過度開發、工業區(含科學工業園區)毫無節制設置、掛羊頭賣狗肉的都市計畫肆無忌憚擴張、徵收浮濫、農業政策不當、山坡地超限利用、以及農地與河川遭受嚴重污染等,則完全是人謀不臧。若非從北到南,有高聳陡峻的雪山山脈、中央山脈與大武山山脈,既守護濃密森林與水資源,亦大增人為開發的難度與成本,否則恐怕早已使這塊空有福爾摩沙美稱的台灣從根潰爛,滿目瘡痍。

天災加人禍,讓從政府高層嘴中喊出的各種永續或環保救國口號格外顯得諷刺。此外,儘管台灣的國際參與空間遭到中國的嚴重打壓,但全球暖化造成極端氣候所帶來規模更大、頻度更高甚至是複合性的災害,我們卻難以倖免。201261012日從南到北的一場超大豪雨帶來慘重災情,再次讓台灣地理環境的脆弱顯露無疑。

此外,因為馬政府的對中急統、對外無能與對內傲慢高壓,也讓得來不易的台灣民主搖搖欲墜。即使民怨已然沸騰,中華民國政府五院中的立法院、行政院與監察院,曾一度於2014323日全被人民攻佔,但除了換來血腥鎮壓外,馬政府依舊無感。

展望-型塑公民社會,守護台灣,惜根台灣

以上無論是政治、經濟、自然、社會層面的問題,或人為破壞、大自然氣候異變的風險,在在皆已迫在眉睫,逼人不得不立即且嚴肅面對。近20年來,台灣社會雖然逐漸轉型,倡議各類型議題的社會運動與各領域非政府組織均快速興起。這些非政府組織原本各自關切投入的領域明確,但於2014318日發生佔領立法院行動與接續的林義雄先生禁食反核行動期間,原有非政府組織各自於原有領域的行動,幾乎完全停擺,全力支援與配合此二大行動。如今雖二大行動告一段落,卻讓許多非政府組織開始反省檢討並重新定位、重設目標與運動模式。固然也有以公民參政為長遠目標或如反服務貿易協議等特定目標的新組織成立,但總覺缺乏一全面觀照台灣政治、經濟、自然與社會各面向問題癥結並從台灣的根(雪山山脈、中央山脈與大武山山脈等中央軸維生系統)、本(資訊透明、決策民主、公平正義的公民社會)開展行動並加以守護珍惜。

守護珍惜台灣,需靠許許多多公民力量與社會資源的投入。決心,由自己開始;行動,從自己出發。眼見2300萬台灣人自己決定台灣前途的自由選擇空間急遽消失,土地與自然資源迅速潰爛,貧富差距飛快擴大,一般人民生活日益艱困,天然物種逐漸消失,我們認為僅僅單打獨鬥,效果有限。因此,除了全面反省檢討台灣所有困境外,更想起而號召更多志同道合的公民,一起籌組一個全新的組織,一起守護台灣、惜根台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