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蒼茫

Example 10 - Another Advanced Example

  • 對於一個涉及拆除323戶,影響近半千餘人口(近半是高齡老人)的建設計畫,任何有民主素養、人權法治觀念的政治人物,絕對會謹慎再謹慎、傾聽再傾聽

  • 環境永續

    政府拼經濟的腦袋最需要創新!如果連央行都僅能提出靠救房市或設立石化產業專區救經濟的方案,是否意味著整個政府(高層政務官)都已黔驢技窮,應該換腦袋當家了?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雜感與許願


  最近工作壓力非常大,除了臨危受命的排灣族原住民自製獵槍是否犯罪的最高法院刑事庭辯論、某周刊因食安報導被控妨害名譽二案外,還歷經了本來就已經在處理的案件,包括文林苑都更強拆王家案的撤銷代拆處分訴訟、新店小碧潭站美河市徵收爭議案、機場捷運A7站徵收爭議案的撤銷徵收處分訴訟、撤銷六輕4.7期環評訴願決定案、撤銷中科三期環評處分訴訟與撤銷中科四期環評處分訴訟。接下來是今天下午(12/11)苗栗大埔案撤銷內政部都委會第784會議決議的辯論、以及苗栗大埔案的關鍵重頭戲—12/12的撤銷其區段徵收處分的更一審言詞辯論。而且就在12/12苗栗大埔案撤銷區段徵收訴訟言詞辯論的同時(10:30am),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將宣判上述文林苑強拆案判決結果,同時面對並處理這麼多重大案件,實在非常吃不消。

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真有看見台灣國土問題真相嗎?

本文精簡版亦刊載於102.12.02《蘋果日報》論壇-〔看見台灣國土真相了嗎?〕

  行政院長江宜樺觀賞了「看見台灣」後,立即指示副秘書長簡太郎成立國土保育專案小組,針對盜採砂石、山坡地超限利用與國土永續三大面向,跨部會研議解決國土破壞與污染問題。但整個博士內閣竟然是透過電影鏡頭看台灣國土潰爛問題,在電影內容僅點名農漁民超抽地下水與山坡地超限利用,卻輕描淡寫更嚴重的誰污染了河川與海洋問題,更對圈地炒房現象毫無著墨的侷限下,未免過於天真樂觀。撇開工業區發展失序與污染管制失能不談,央行總裁彭淮南都說了台灣實坪房價甚至比日本東京貴,國泰蔡宏圖也直指部分地區房地產炒過頭,可見行政院最應優先處理的,絕對是如何扼止藉經濟發展之名行炒作地皮之實的浮濫都市計畫。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黨同伐異的環保署長

  日前文化部長龍應台認為行政院各部會輪流失火,可以讓其他部會喘口氣的驚人之語言猶在耳,久未成為新聞焦點,只能偶爾藉由掃廁所博得小小版本的環保署長沈世宏,不知道是為了替其他部會分憂解難或不甘寂寞,在國民黨中常會批評反對美麗灣案的藝文、環保與法律人士為另一個政治團體的外圍組織;甚至語出台東美麗灣開發案合法,墾丁悠活案才是完全違法的驚人之論。別的部會或許是因為漫不經心而失火,沈世宏卻是自己放火,果然立刻成功攻佔新聞焦點。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台、法兩國」

相對於馬英九自我矮化中國與台灣不是國與國的關係,日前台、法兩國的公證法學會在台灣舉辦研討會,可是正式用「台、法兩國」的字眼,而且118日法國在台協會宴請相關與會人員,對「台、法兩國」如此稱呼亦未特別表示意見,因為他們一則民主素養好,尊重民間組織的言論自由、政治立場;二則法國自主性高,沒必要隨馬英九起舞。相反地,台灣是此次研討會地主國,或許是受到馬英九眼裡只有中國北京的因素影響,我國的外交部、司法院對此一在法國極具影響力的重量級學者特地來台與會的研討會不聞不問,真是可恥!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聯合國濕地保護的台灣最新立法回應

本文發表於新世紀智庫論壇 第63期 2013年9月30日

摘  要
濕地是全球三大生態系統之一,可以蓄水防洪、涵養水源、淨化水質、以及維護生物多樣性,因此世界先進國家都頗為重視濕地的保護。台灣是一狹長多高山的海島地形,又有北迴歸線從南部穿越,因而氣候多變,降雨量豐沛溪流多,加上先民水稻耕作型態,造就台灣內陸淡水濕地與濱海濕地數量與面積比例頗為龐大。然而從中國敗退來台的國民政府,即使最後不得已在台灣落地生根,卻仍本著大陸思維來治理台灣,因此長期以來引導台灣國土利用規範的區域計畫與都市計畫,只有陸域而無海域概念。雖然近年來政府與學界喊出「海洋台灣」,但實質上仍留於空談。也因為此種心態作祟,政府以及大型企業集團長期對濕地性質與功能有著嚴重誤解,認為那是荒蕪之地,應善加開發利用。隨著社會與經濟之發展,地狹人稠的台灣,大規模將濕地陸化開發更是屢見不鮮,因而造成濕地範圍大幅縮小或快速零碎化,使整體生活環境惡化、生態資源枯竭。值此全球極端化氣候型態,如何重新認識濕地、「明智利用」濕地,穩定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實為當前台灣國土規劃與海岸管理最重要的課題。
過去台灣並無相關法制直接針對「濕地」的保護與管理加以規範,僅間接地於其他相關法規中附帶保護規範,使得濕地的保護與管理受到相當侷限,難以解決濕地遭受不當利用或快速流失之問題,顯與國際濕地保護趨勢相悖。直到20136月濕地保育法三讀通過,同年73日公告,才踏出與聯合國濕地保護重新接軌的第一步。
本文先就台灣過去法律進行分析與檢討,釐清過去法規對於濕地保護的不足、濕地保護的重要議題,其次介紹國際間濕地保護的趨勢與做法,就值得參考之處提出適合我國體制的方案,最後再就經民間與政府多次折衝後整合的濕地保育法,簡介其有關濕地重要議題的回應立法內容,以及未來如何就不足之處繼續充實完善我國濕地保護法制,提出檢討與建議。
關鍵字:濕地、濕地保護、拉姆薩公約、生態資源補償、環境基本法、濕地保育法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美麗灣案國賠說不通

 本文精簡版亦刊載於102.10.23《蘋果日報》論壇

報載美麗灣公司已開始資遣40名員工,並對最高行政法院駁回其抗告,而使美麗灣開發案在撤銷環評訴訟判決確定前必須停止工的結果表示不滿;某報甚至主動替業者計算如提出國賠請求,台東縣政府將面對超過11億元的代價,平均每位縣民需負擔5千元。如此自失立場替違法的業者與失職的地方政府赤裸裸地護航,並恫嚇一般民眾,令人難以茍同。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人民基本權豈能由他人共識決?

本文亦刊載於102.10.21《自由時報》論壇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21/today-republic3.htm

針對涉及徵收407戶台南市民房地的台南鐵路地下化路線東移案,台南市政府近來一再投書強調此案是大台南市民的共識,要反對徵收的自救會成員、聲援的學生、團體先學會溝通,不能預設前提;並主張自救會訴求市府舉行聽證,其結果僅供機關參考,沒有法律效力,無助於解決爭議。筆者認為那是台南市政府無意傾聽利害關係人民意與提供民眾參與平台的詭辯!反對徵收的自救會一再對外陳明他們並不反對台南鐵路地下化,也願意提供他們的家園讓施工單位於施工期間租用或徵用,俟完工後再將土地還給他們重新蓋回家園與找回數十年鄰里情感、社會脈絡。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永豐棧墾丁渡假酒店開發計畫公民告知書-兼談中央法規標準法第18條的適用

此案是由子淩揭發處理並商請屏東環盟出名發公民告知書
新聞10/8屏東縣政府的區域計畫委員會對於業者的土地使用分區變更與開發許可申請已做成駁回之決議。
感謝在地屏東環盟、子淩的努力,媒體的關注與勇於報導,讓屏東縣政府的區域計畫委員會得以借力使力,做出駁回之決議。



告 知 人:屏東縣環境保護聯盟
法定代理人:洪輝祥
代 理 人:詹順貴律師
受告知機關: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法定代理人:沈世宏

副本收受者:屏東縣政府
法定代理人:曹啟鴻

副本收受者:交通部觀光局
法定代理人:謝謂

主旨:謹依《環境影響評估法》(下稱環評法)第23條第8項規定,告知 貴署應依同法第5條第2項、第7條、第14條、環評法施行細則第12條及《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下稱認定標準)第31條第14款第3目等規定,函請開發單位豐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開發單位)應就位於屏東縣恆春鎮之「永豐棧墾丁渡假酒店開發計畫」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並檢具環境影響說明書向交通部觀光局提出,轉送 貴署審查;並請 貴署函請屏東縣政府與交通部觀光局,於 貴署依環評法第14條第1項完成審查或認可前,屏東縣政府不得核發開發基地之土地使用分區同意變更與開發許可,交通部觀光局亦不得核准開發單位之籌設或營運,請查照。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滿手血腥的大埔徵收

本文精簡版亦刊載於102.09.19《蘋果日報》論壇
 2013718劉政鴻的天賜良機偷襲強拆大埔四戶後,最擔心的事,終於還是發生了。918中秋前夕,張藥房男主人張森無法走出家園被毀的傷痛還是走了。究竟是自殺或離奇死亡,有竹南地政事務所賴紹本主任的前車之鑑,不知能否期待苗栗地檢署給我們真相?但首先應檢討的是,大埔徵地迄今,撇開賴主任的離奇死亡不談,至少已經葬送 包括喝農藥自殺的朱馮敏阿嬤、過度鬱抑而心臟病發的吳國光先生,以及因祖墳被徵收、被挖而跳樓自殺的柯石城先生等4條人命,操作制度殘害人民的政府該負什麼責任?
 
張藥房男主人張森文。(鍾聖雄 攝)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學術自由不容策略性訴訟干預

共同作者為陳彥君律師
本文章2013.09.11刊登在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天下讀者投書』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594

  歷經1年半的審理,台北地院終於駁回台塑集團以妨礙名譽為由向莊秉潔教授求償4千萬元的訴訟。可惜囿於過去鮮有企業告學者的研究成果的案例,日前筆者收到判決書後發現,此判決理由仍將莊秉潔教授希望藉由釐清六輕營運對台灣整體環境、居民健康風險的影響,再用來推估預測如果國光石化興建營運更將造成如何之影響的研究目的,透過資料蒐集調查與統計,再導入『高斯軌跡傳遞係數模式系統』模擬推估出六輕營運所排放污染物對台灣全癌症標準化死亡人數增加貢獻1686/年的研究成果並予以發表的學術研究,歸屬在一般意見表達的言論自由範圍內,而非更積極地釐清學術研究成果的發表與一般意見表達或評論究竟有何不同,並鄭重宣示不論學者從事科學研究時所採取方法或實際研究成果為何,國家負有保護其所享有學術研究自由不受第三人侵害的義務,以免助長大企業動輒藉此種目的不在勝訴而在殺雞儆猴製造寒蟬效應的策略性訴訟,箝制學術自由,殊為可惜。

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日月潭向山觀光旅館BOT案有條件通過的疑點

作者幾乎已放棄環保署,因此國光石化案之後,除因為環評法令修訂事由外,即不曾為環評審查案件踏入環保署。此次受託為邵族發言,對於法律觀點與署長沈世宏有一番舌戰,就法律要件的分析,沈是化工博士自然難以直接與我辯駁,最後只能對我說法律見解不是我說了算。基於尊重其他環評委員與沈是主席,我們來者是客,不想潑婦罵街,即沒在程序問題再多加交鋒,但我當時心裡卻是想著,至少我提出的法律見解,在行政法院獲法官認同接受的比例,相較於環保署高出許多,也因而環保署做出的環評結論,只要被提起行政訴訟,被撤銷的比例越來越高,尤其近40天內即連續出現三件。其實真正的問題,出在環保署長從未認真看待環保署存在的目的是在保護環境而非經濟發展。審視長久以來環保署的環評審查,幾乎只著重在污染的減量,從未真正評估對當地居民人體承受的適當範圍與環境的涵容能力並設定總量管制。以此次向山BOT環評為例,此一位於邵族傳統領域的開發案,究竟會對全台僅剩700人的邵族原住民產生何種生活衝擊,幾乎未有著墨此外,第10屆環評委員剛剛新上任,恐怕鮮有委員詳細看過此案環說書、5次專案小組會議紀錄與開發單位的回覆說明,加上沈世宏在與我爭辯時不經意透露環評結論早已預擬好,事後公布的結論也確實如其所透露,我國環評制度流於形式與兒戲,可見一般。以下是我針對此案環評的質疑與在環評會議的發言紀錄,由簡凱倫律師協助繕寫。

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濕地法通過了,我們結婚吧!



  「我們來許個願,就以濕地法的立法通過,作為我們結婚的條件。」問遍全台灣所有情侶,應該沒有人會願意用一部法案的立法,作為今生盟約實現的關鍵。但林子淩,我一生志業的夥伴、人生的愛侶,卻在我為民間版地法起草時、由她完成立法委員連署送進立法院程序委員會後,對我做出這樣的提議。我和子淩各曾歷經一次離婚、又年過半百,這樣的求婚,實在不夠浪漫。但在濕地法於2013618通過、73由總統府公佈後,我才真正意識到這份誓約的珍貴與純粹子淩與我,是因環保運動而結識、合作奮鬥而相互欣賞、陪伴,進而思慮互許終生,共同催生這部守護台灣的重要法案,無疑是我們愛的結晶。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金錢能買基本人權?

本文補充〈金錢萬能?〉之法律論述,共同作者為李明芝律師

日前台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駁回大埔4戶停止執行的聲請,其理由略為:1.大埔4戶受拆除執行的對象,為被徵收土地上的建物,此為財產權所受損害,得以金錢或其他方式賠償回復,並不及於人格尊嚴等權利的侵害;至於大埔4戶對該等房地的主觀依戀,並非法律規定應予保護的範疇,非在法律所認之「難於回復之損害」之列。此種說法等同昭告國人,金錢萬能!凡是能用金錢補償的,金權共犯結構便可以為所欲為,只要掌握權力、只要有錢,即使是憲法明定保障的基本人權,都可以出價購買宰割。21世紀的今天,司職制衡行政專擅、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司法,竟出現此種荒謬絕倫的舊思維,實令人非常訝異,衷心期盼此種見解僅是極少數的保守看法,否則,司法等同自我宣告死亡,而中華民國也亡國不遠矣。為正視聽,作者必須加以嚴正駁斥如下: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金錢萬能?

本文精簡版亦刊載於102.07.13《蘋果日報》論壇

蘇力颱風襲台當天,台中高等行政法院駁回大埔4戶停止執行聲請,對此4戶,尤其對因強拆事件精神崩潰而住進精神科病房病情持續惡化的張森文而言,其威力絕不下於此一令氣象局非常擔憂的強颱。該法院駁回理由,簡單地說,是在告訴國人:金錢萬能!凡是能用金錢補償的,金權共犯結構便可為所欲為,而憲法所保障的各項人民基本人權,從此可以秤斤論兩地標售,任金權階層出價宰割。

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還原行政院大埔案研商結論真相—兼論大埔4戶真有非拆不可理由?

本文亦刊載於102.07.11《苦勞網》公共論壇

吳敦義副總統75日上午受訪時信心滿滿表示,其40年來答應的事,從沒有做不到的,未料不到10小時,馬上面臨來自同黨的苗栗縣長劉政鴻的強烈質疑。當天傍晚吳敦義大張旗鼓邀江宜樺、劉政鴻入府研商如何疏處大埔4戶強拆案將近2小時,結論竟是「請苗栗縣長依內政部歷次都委會決議妥善處理」,毫無具體內容,有等於沒有,再次印證馬政府團隊的浮誇無能。劉政鴻更放話支持強拆大埔4戶的千名支持者將北上抗議。同時間,張藥房張森文已因連日來的壓力精神崩潰,住進精神科病房,非僅認不出熟人,更以為出現在他身邊或家附近的人,都是要來害他、拆他家!

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

釐清文林苑都更案協商破局真相

本文亦刊載於102.07.05《苦勞網》公共論壇
 
現任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任職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時,曾在北市府強拆反對納入文林苑都更案的王家後,指出北市府搞的是「假都更、真合建」,並在當時提出「協商平台」作為未來解決都更爭議的構想。20133月下旬,張教授被邀請轉任副市長後,再度重申此構想,藉以解決台北市弊端叢生的都更問題;而他上任的最大使命,即為透過協商平台,徹底解決讓市長郝龍斌於政治前途上大跌一跤的文林苑強拆事件。筆者作為王家的訴訟代理人,曾與同意戶代表謝春嬌夫妻當面會談,盱衡雙方認知天差地別,於《誰是弱勢?-兼談北市府兩面手法與媒體自甘墮落即已斷言,協商平台用於審查中或未來申請的都更案,必有助益;但用於憾事已成、而同意戶仍一副得理不饒人心態的文林苑案,必難成事。果不其然,張教授就任副市長後,短短不到3個月,協商即宣告破局。

2013年7月4日 星期四

核發環保許可過程中公民參與機制研究研討會發言摘要

時間: 2013625日(二)上午
地點:台北大學民生校區
發言摘要:
謹就討論提綱所提及之四點,綜合加以說明。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風力發電,是否適合台灣?


  日前環保署環評大會第一次否決了位於桃園大園、新屋的國內風力發電機組申設,業者不服氣,認為是馬政府支持核四,才故意刁難綠色能源。此外,民間普遍認為如果要反核,就應該全力支持風力發電。問題是複雜的能源議題,更交雜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居住安寧等問題,能否如此簡單地二分法?反對核能,就該毫無保留地支持風能嗎?在在均有深究的必要。

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

文林苑王家真的有義務回應社會期待嗎?

今天看到台灣記協陳曉宜理事長在自由時報A20(台北都會焦點)《台北筆記》專欄所寫《王家有義務回應社會期待一文(下稱陳文)的立論觀點,頗不以為然,而且評論依據的基礎事實亦有錯誤,必須加以澄清駁斥。

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馬江核能之旅,戳破核四假公投

本文精簡版亦刊載於102.06.06《蘋果日報》論壇
從馬總統、江宜樺院長率領大批媒體高層進行二天一夜「核能之旅」過程中的對外發言可知,馬政府擁護核能與核四續建並運轉的立場已決。既然如此,何不直接宣佈核四續建與運轉勢在必行?何必惺惺作態再浪費民脂民膏去辦與自己政策方向相反的核四停建鳥籠公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