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蒼茫

Example 10 - Another Advanced Example

  • 對於一個涉及拆除323戶,影響近半千餘人口(近半是高齡老人)的建設計畫,任何有民主素養、人權法治觀念的政治人物,絕對會謹慎再謹慎、傾聽再傾聽

  • 環境永續

    政府拼經濟的腦袋最需要創新!如果連央行都僅能提出靠救房市或設立石化產業專區救經濟的方案,是否意味著整個政府(高層政務官)都已黔驢技窮,應該換腦袋當家了?

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

從台灣地區水資源現況檢視產業政策

原完成於2009年8月


 
石門水庫上游之野溪治理興建攔砂壩工程  (點圖可放大)


一、 台灣水資源來源:
(一) 水源:
1. 地面水:
(1) 主要為河川水,但台灣屬「荒溪型」河川,因此水源不穩定。
(2) 台灣目前主要河川21條、次要河川29條,普通河川79條,於2007年直接供應8,391.05百萬立方公尺,占總用水量45.16%,較1999年增加7%的供水量。
2. 水庫蓄水:
     2007年水庫調節供應量4,351.02百萬立方公尺,占總供水量23.42%,較1999年減少約5%的供水量。
3. 地下水:
迄2007年仍有5,834.19百萬立方公尺,占總水量31.14%,較1999年減少約2%供水量。
※(二)從上述數據,對照近半年數則新聞,可以清楚看出其前因後果:

1. 河川水供水量及比例急速增加,以濁水溪為例,在集集堰河堰興建之後,為了滿足六輕用水,不顧維持河川生態基礎流量所需,過度攔水,不僅造成集集攔河堰下游,濁水溪數種台灣特有河川底棲動物一度滅絕,並造成濁水溪出海口砂塵暴嚴重(有新聞多次報導),影響台西等鄉鎮居民呼吸道健康。

2. 水庫調節之供水量,並未隨增闢水庫而增加,反而減少,可見水庫淤積嚴重。原因顯屬其集水區之水土保持與森林保育執行不力,尤其石門水庫最為明顯。另翡翠水庫是目前管制與保護最好的水庫,在2009年七月底八月初之間,新聞屢屢報導其他水庫缺水嚴重,即將開始限水的同時,翡翠水庫集水區的鄉鎮一千多名居民,卻於2009年7月31日前往管理局抗議,要求開放禁建管制,而對連占幾天全國新聞版面的缺水報導充耳不聞,呈現強烈的對比與諷刺!

3. 地下水用水比例始終未見下降,難怪政府對西南部沿海嚴重地層下陷問題,完全束手無策!

(三) 降雨對台灣水源的挹注:

1. 依1999年台灣地區共降下749億立方公尺之水量換算,蒸發、逕流及滲透各佔24%、71%、5%。

2. 其中可利用者逕流量中約有21%成為河川直接供水與水庫供水,其餘79%直接奔流入海;滲透量全部成為地下水。

二、 水資源的需求分配:

(一) 主要用途:農業用水(包含灌溉、養殖及畜牧)、民生及工業用水。

(二) 2007年上述三項用水總用水量185.69億立方公尺,其分配比率:

農業用水為133.59億立方公尺占71.94%、民生用水為33.66億立方公尺占19.20%、工業用水16.44億立方公尺占8.85%。其中農業用水量尚有頗多透過地方農田水利會轉賣給工廠,形同工業用水。

※依水利署統計資料顯示,自1983年起農業用水量呈逐年減少趨勢,民生用水2007年亦較2006年減少25百萬立方公尺;只有工業用水,因經濟成長快,呈現逐年遞增趨勢,2007年即較2006年暴增68.57百萬立方公尺。

(三) 經濟部預估2011年以後總用水量的200億立方公尺,其分配比率:

農業用水62.5%、民生用水17.5%、工業用水12.5%。

※對照2007年之用水比例分析,可知政府仍全力扶植工業,將農業休耕後之農業用水及節餘之民生用水大量移撥給工業使用,似乎對於聯合國IPPC(氣侯變遷專門委員會)的研究與呼籲應儘早重視及因應糧食與水資源不足問題,視若無睹。

三、 台灣水資源條件不佳:

(一) 每人可分配之年平均降雨量偏低:

1. 年平均降雨量2,510㎜,世界平均值2.6倍。

2. 每年每人平均所能分配降雨量4,300立方公尺,約為世界平均值七分之一。

(二) 降雨時空分布不均:

夏澇冬旱,尤以南部為最,使水源調配困難。

(三) 水文不確定:

歷年最高降雨量為3,250㎜,最低1,600㎜,平均十年出現一次乾旱,二~三年出現一次小旱。

(四) 集水區上游山區地質條件不佳:

1. 普遍地質脆弱,表土鬆軟。

2. 過度開發,水土保持條件差。

(五) 颱風暴雨侵襲成災:

1. 荒溪型河川,暴漲迅速,容易泛濫成災。

2. 過度開發,造成表土被沖刷流失,不僅影響供水品質,且致水庫淤積,降低蓄水功能。

四、 水資源開發的困境:

(一) 困境:

經濟部水利署在「水資源政策白皮書」中指出,水庫的興建是獲取水資源最直接、快速的方法,但也是最不永續的水資源開發方式,加上適合新建大型水庫的場址早已飽和。

(二) 未來策略:

1. 經濟部水利署2001年公告的「水資源運用經理策略」中,亦已自過去主要以興建水庫式大型水資源設施為主,修改為以調度管理為由優先;改善現有設施、加強現有資源之使用效率以及改善川流取水為次;並建立農業用水有償移用制度,機動調度農業用水。

2. 此項政府所規劃之水資源運用政策,原本計畫至2021年,但時間經過不到一半,於國光石化的八輕廠決定移至彰化大城及中科四期決定落腳彰化二林後,水利署已被迫另覓新增水源,將再花費估計達200億元之經費,於烏溪興建大度攔河堰供應此二項工業用水。

五、 地下水利用比率居高不下,導致西南沿海地層下陷,海水倒灌嚴重:

(一) 近年來地下水利用率(利用量與安全補注量比值)往往超過100%,甚至曾高達170%。

(二) 依經濟部水利署最新調查資料累積最大下陷量為屏東,達3.15公尺;彰化地區持續下陷速率最大,每年約15.3公分。持續下陷面積則以雲林地區最大,達360平方公里。

六、 高耗能的石化業與煉鋼業,撇開其他對環境衝擊的因素暫不談,絕無法迴避供水問題:

(一) 以前東帝士集團的七輕、義聯集團的大煉鋼廠&美濃水庫。

(二) 六輕&集集濁水溪堰加專用供水管線。

(三) 過去台塑的大煉鋼廠、過去國光石化的八輕與現在六輕五期&湖山水庫。

(四) 中科三期、中龍鋼鐵擴建&大甲溪、大安溪與鯉魚潭水庫聯合供水計畫(即在二溪之間穿鑿地下水道聯合調度供水)

(五) 國光石化移至彰化大城設廠、中科四期&烏溪大度攔河堰。

(六) 以上各供水計畫完成前的過渡期,大量的移撥農業灌溉用水。尤其在彰化地區已經有相當高比例的農業用水必須抽取地下水,中科管理局宣稱他們不會抽取地下水有助於減緩地層下陷,卻沒告訴大家是脅迫彰化農田水利會大量抽取地下水供四期園區使用。

七、 高科技神話:

(一) 號稱高科技的電子業(尤其面板業與Dram業),於今觀之,不僅未必是高獲利,甚至其對環境的污染,完全不下於傳統產業,只是污染物質不同,對農、漁作物及人體身體的影響與損害程度,較之石化業,完全不遑多讓!而且也是高秏能產業,以面板廠為例,中科四期要替友達十代廠量身規劃200公頃的建廠基地,其運轉後的用水量高達每日16萬噸,也遠高於傳統產業。

(二) 電子業所慣用的有機溶劑、化學藥劑,其所含物質,幾乎都是國際癌症研究署公告的A級高致癌風險物質!

八、 經營之神的美麗謊言:

(一) 1986年6月台塑集團原預計於宜蘭利澤興建六輕廠,遭當地反對,二年後台塑宣布放棄,轉向雲林麥寮建廠。當時雲林縣政府被離島工業區的開發神話大灌迷湯,以為工業區可提供12萬個直接就業機會(石油煉製業5,000人,鋼鐵煉製業13,000人,火力發電廠2,000人,石化業58,500人,鋼鐵業中游14,000人,相關科技產業28,000人),而衍生的週邊就業人口預估將有60萬人。如果全部開發完成,雲林縣政府每年可收地價稅5億6,000萬元以上,房屋稅12億2,000萬元,另當有因地方繁而增加的契稅、土地增值稅、娛樂稅、教育捐等,雲林縣夢想著麥寮工業區可以將窮苦的農漁大縣拉拔為繁榮的工業重鎮.

(二) 然而在地方極力歡迎之際,台塑集團開始不斷以產業外移、投資中國、搭配拖延開工時程、要脅政府在土地融資、賦稅、引進外勞及環保議題上讓步。最後政府完全配合,給了六輕前所未有的龐大利益及特權。舉其重要者如下:

1. 台塑不接受國有土地審定價格,經濟部將857公頃國有土地從平均每平方公尺200元改為60元超低價賣給台塑。

2. 台塑要求延長適用獎勵投資條例,讓六輕及六輕擴建案均得享五年免稅優惠。

3. 台塑認為水源不穩,水價太高,經濟部花238億元公帑興建集集堰加上專用管線引水,並以每度3.26元超低水價補貼供應。

4. 台塑要求建專用港,並協助資金及免徵港工稅,政府特許全盤接受,打破土地法第14條海岸土地不得為私有的強制規定限制。

5. 台塑要求全面開放引進外勞,行政院馬上核定六輕比照國建計畫享有專案低利融資與優先引進外勞的優惠。

6. 台塑進一步要求隔離水道從500公尺縮減為100公尺,否則原先允諾的長庚醫院、護專等地方建設將因無地興建而取消。政府亦全盤接受,但醫院仍遲遲未見興建。

(三) 但如今六輕已建廠約15年,所謂創造雲林大量就業機會,演變成引進大量外勞;隔離水道縮減為100公尺後,台塑允諾的長庚醫院、護專、醫護社區、安養社區、購物中心、客運中心、海濱休閒遊憩中心,迄今仍渺無蹤影。甚且六輕開始運轉後,原本上漲的土地開始下跌,台西鄉空氣汙染警報如影隨行(台西鄉新興國小最高紀錄一個月17天),週邊鄰近六鄉鎮被台大公共衛生系教授研究調查指出罹癌率徧高且與六輕運轉後的廢氣排放呈正相關。

(四) 六輕的台塑石化在2005年上半年賺304億元,但趁風打劫,在當年8月31日颱風天創下台灣單日油價漲幅紀錄。

九、 有六輕的前車之鑑,還要讓台塑需索無度地蓋大煉鋼廠與擴增高達1-4期產能50%的五期擴建嗎?在當前水資源開發困難的情形下,還要再蓋八輕嗎?

(一) 湖山水庫開發案本身問題重重、謊言一堆。

(二) 台塑大量掠奪雲林麥寮沿海土地及強索專用港,背後真正目的,明顯是在兩岸三通後貨運直航的商機。

十、 結論:台灣想永續發展,應如何調整目前雜亂無章的產業政策?

(一) 徹底做好自然資源、地質資訊的基礎調查。

(二) 依前項資料基礎做好永續的國土規畫。

(三) 產業政策全民公投。

本篇共同作者為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林子淩秘書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