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竭澤型且毫無分配正義的現有經濟發展模式下,除了掌握金、權之人與攀附權貴的裙帶外,其他有多少人能不當經濟奴呢?
既使目前景氣欠佳,台灣民間仍然活力充沛,每逢假日,總有許多難以取捨的活動。昨天(2015年10月31)選擇了一個有台灣本土歷史意義的【台灣二林蔗農事件90週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參加,即是充電,更是向不畏強權的勇敢農民與協助捍衛公平正義的學者、律師致敬。不意外,在會場遇到農陣夥伴世榮老師與培慧。
從日治時期迄1980年代,台灣透過蔗糖出口而賺取相當數額外匯,奠定經濟發展基礎。但1925年前,篳路藍縷開墾出濁水溪浮覆地的農民,於日本殖民統治下,不僅農地被脅迫強制低價收買(連日本本國相當於徵收的收用程序都省略),農民變成蔗工農(等同佃農)後,還要面對原料成本提高、甘蔗收成的數量被偷斤減兩與收購價格被壓低等剝削壓榨欺騙,讓農民耕作心血入不敷出,生活困苦不堪。
當時台灣文化協會理事也是開業醫師李應章協助發起「二林蔗農組合」,集體向製糖株式會社(當時當地有林本源、辜顯榮、源成、明治、鹽水港與新高等,被抗議的事主為林本源)抗議,要求對農產物有自主處分權、合理收購價格以及公平評量的監督權,以保障農民權益。
但結果卻遭到製糖株式會社粗暴對待,農民眼見血本無歸,乾脆拒絕收割。結果製糖株式會社招來日警強力介入干預,因而引發震驚當時台灣與日本的【二林蔗農事件】。
依學術文獻所載,這是臺灣史上第1次有組織有策略的農民抗爭運動。不僅事件後續影響深遠,事件本身因日警介入抓人,而進行了冗長的訴訟審判程序,除了台灣本地的蔡式榖、鄭松筠律師擔任辯護人外,日本本國更有學者、辯護士(渡部彌信、永山章次郎、麻生久、飯岡隆與上屋達太郎)自費跨海來台協助。無疑是臺灣農民運動史的重要里程碑與台灣律師捍衛公平正義的起源點。
雖然身體疲累,但看完幾篇論文,仍然覺得收穫良多,精神愉悅,但卻也難以讓人完全放鬆。
從二林蔗農事件,我們看到90年前的剝削壓榨,於現今,政府以開發建設為名,輕賤農業,以方便進行對農地、農民的剝削壓榨,非但未曾消失,反而變本加厲,苗栗大埔、新竹璞玉計畫、二重埔與三重埔都市計畫、史上最大範圍區段徵收的桃園航空城計畫等,比比皆是。在竭澤型且毫無分配正義的現有經濟發展模式下,除了掌握金、權之人與攀附權貴的裙帶外,其他有多人能不當經濟奴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