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蒼茫

Example 10 - Another Advanced Example

  • 對於一個涉及拆除323戶,影響近半千餘人口(近半是高齡老人)的建設計畫,任何有民主素養、人權法治觀念的政治人物,絕對會謹慎再謹慎、傾聽再傾聽

  • 環境永續

    政府拼經濟的腦袋最需要創新!如果連央行都僅能提出靠救房市或設立石化產業專區救經濟的方案,是否意味著整個政府(高層政務官)都已黔驢技窮,應該換腦袋當家了?

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

《看雜誌》封面人物~不分藍綠 詹順貴就是要「擋人財路」

本文亦刊載於2016.01.05看雜誌封面人物

監督行政機關濫權 -- 近年來,不論藍綠執政,為了拚經濟盲目開發,任意犧牲環境或弱勢權益。為此,環境律師詹順貴,二十多年來始終站在權力的對立面,擋下一件又一件的粗糙開發、強徵民地,寫下一篇又一篇「擋人財路也擋己財路」的故事……
   如果提到政府徵收民地所引發的抗爭事件,近年來最耳熟能詳的個案非苗栗「大埔事件」不可。但,你或許不知道,大埔事件中被強拆的四戶拆遷戶,包括著名的張藥房,將有很高的機會獲得「遲來的正義」。

     時光回溯到2011年。那年6月,台中高等法院判決大埔拆遷戶敗訴。但拆遷戶不服,提起上訴,結果最高行政法院201211月間全案發回重審。在20141月,台中高等行政法院終於認定該區段徵收不合法,判決苗栗縣政府拆遷違法。但就算居民勝訴,土地卻無法回復原狀,只能聲請國賠。張藥房等四戶希望取回土地,不願聲請國賠,繼續上訴。20155月,最高行政法院再度撤銷台中高等法院的判決,並在判決書中點明土地並非無法回復原狀。因此一般預料,下次台中高等法院的判決,很可能會是「還地」。
     一路從「拆遷合法」,打官司打到「拆遷違法但不還地」,再打官司到「不僅拆遷違法還有可能要還地」的過程,是由著名的環境律師詹順貴陪著大埔自救會成員一路走來。誓言要瓦解金權政治、裙帶資本主義的他強調:「我們還有下一步,我們要求把房子蓋回來。」
就算只有0.1%的機會 堅信不放棄就有希望
     詹順貴運用法律訴訟在環境議題上,已有二十多年的經驗。多年來與戰友們征戰全台對抗各地的粗糙環評,只輸過一次。雲林林內焚化爐、新店安坑垃圾掩埋場、新竹橫山垃圾掩埋場、台東美麗灣渡假村、中科三期等案件,詹順貴連戰皆捷,其中美麗灣渡假村還創下兩度撤銷的紀錄。
     詹順貴認為,面對區段徵收的大埔事件,是他遇過最困難的一次個案救援,「這類徵收幾乎沒有駁回過的案例,區段徵收又是更加的困難。」
   2010年初詹順貴即與大埔自救會結緣,當時大埔的浮濫徵收還未廣為人知,他就已經記錄下了苗栗縣政府「封路毀田」前的景致,並接受自救會的委託,義務投入撤銷徵收案。
    「若需要二、三十公頃的土地,為何要徵收到一百五十幾公頃,連竹科後來也說他們從來沒有用地不夠的問題。」詹順貴認為,大埔事件其實就是行政機關濫權、炒地皮,當然要加以挑戰,即使勝率很低。
   一路走來,詹順貴長期與農民相處,他們的弱勢與無助,深深烙印在他心中,他感歎地說:「政府眼裡就只有財產權,只會用錢在計算。對農民來說,那代表著他的一生,那是他做為一個人的生活尊嚴。政府一徵收,就斬斷了他們的社會脈絡、人際關係以及精神依靠。」
    大埔事件後來不斷延燒,還發生朱馮敏老阿嬤喝農藥自殺、張藥房老闆張森文投水自盡等多起悲劇。背負自救會成員與社會期待的詹順貴,壓力很大。
   「那種無形的壓力,需要一步步去克服,也要讀很多的資料,但就算只有0.1%的機會,如果你認為政府做得不對、不符合公益性也沒有必要性,我們就有權力對抗。」
     或許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但詹順貴認為,大埔的官司逐漸看到曙光,對整個台灣公民社會應該會起到相當大的教育作用──「政府浮濫開發、盲目追求效率,是可以挑戰的,而且有機會成功。」
不分藍綠 擋下所有浮濫開發
     身為環保運動人士的詹順貴,被不少政府官員貼上「很綠」的標籤,甚至環保署前署長沈世宏還直指他是「民進黨外圍團體」,但其實詹順貴只不過是一直站在權力的對立面。
   2005年民進黨執政時,具有環境友善理念的台大教授張國龍出任環保署長,還邀請多位環運人士進入環評委員會,包括詹順貴。20063月,時任行政院長的蘇貞昌要求中科三期七星基地的環境影響評估在一個月內完成。詹順貴認為這是公然罔顧專業審查與程序正義,他回想當年:「即便是民進黨,也有經濟開發的壓力,要強行通過就會產生不少爭議,我們就開記者會批政府。」最後他索性提前辭掉環評委員拂袖而去。
    後來,中科三期環評遭到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最高行政法院接連撤銷,理由就是開發單位連「健康風險評估」都沒做就營運,違反環評結論。「你看中科三期到現在還在做二階環評,一邊營運一邊做環評,這是不應該存在的。」
    曾經進入政府體制內的詹順貴,更體認到開發單位會在環境影響說明書上避重就輕,忽略對自己不利的數字,甚至不惜造假,「為了快速通關,審查內容與過程就會漏洞百出,打贏它並不難。」在環保議題上連戰皆捷的他,並不認為自己多厲害,而是事實會自己說話。
不當魔鬼代言人 不願看到不公不義
     律師制度的設計,就是讓兩造雙方在法律面前有平等的地位與資源。但律師接案通常不會刻意選擇,因此有時會被稱為是魔鬼代言人。
     詹順貴則是刻意選擇了立場,他就是想要保護環境或維護農民權益,「跟這個立場相違背的,我就拒絕接案。當然這樣子也會讓我少賺很多錢。」一些因為汙染而被處罰的企業找上門希望他接受委託時,他都一概拒絕。
     因為立場鮮明、形象良好,詹順貴目前得要花上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時間義務投入在環境運動、徵收個案的救援上,甚至忙到太太偶爾都會抗議一下。他坦言,「非常的累,有時會有筋疲力盡的感覺。」
     但看到有錢人住台北,汙染都往中南部丟;或是有錢人想要圈地,就去拿農民的土地,詹順貴依舊選擇勇往直前,「看到這麼多應該要改變的事情,就應該有那樣的使命感與熱情去改變這種不公平的現象。」即使再忙、再累也賺不了大錢,但這就是詹順貴一路走來的堅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