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蒼茫

Example 10 - Another Advanced Example

  • 對於一個涉及拆除323戶,影響近半千餘人口(近半是高齡老人)的建設計畫,任何有民主素養、人權法治觀念的政治人物,絕對會謹慎再謹慎、傾聽再傾聽

  • 環境永續

    政府拼經濟的腦袋最需要創新!如果連央行都僅能提出靠救房市或設立石化產業專區救經濟的方案,是否意味著整個政府(高層政務官)都已黔驢技窮,應該換腦袋當家了?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要換內閣或是換政權?

  選前挺馬不遺餘力的紅頂商人,近來紛紛跳出來批判馬政府:鴻海郭台銘批評馬政府內閣太多博士,看問題都太過狹隘,希望馬總統能改多用一些不是博士的閣員;遠雄趙藤雄也希望馬政府別再製造問題。他們共同點出了馬政府博士內閣的問題:看單問題的面向過於刻板,無法全面釐清問題的本質,對問題可能引起縱向或橫向連鎖影響的掌握能力,也大為欠缺!
  幾年前,作者曾聽一位教授演講時說:「你們別太迷信什麼博士專家,他們只是把少之又少的東西,懂得多之又多。」這位教授除自我調侃與鼓勵台下一般民眾外,其實也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博士鑽研專業領域與社會現實脈絡可能存在的巨大落差。雖然未必所有博士級教授專家都把自己關在學術象牙塔不食人間煙火,尤其作者認識的不少教授專家悲天憫人,深入民間、田野,因此每能針對時弊發出切中要害的針砭之論與提出能對症下藥的對策建言,卻常因針砭時弊而不受當局歡迎。
但上述那一段話,套用在現今的馬政府博士內閣,便顯得非常貼切,因為不少博士閣員,過去在學界的學術聲望赫赫有名,但轉入政壇,面對千變萬化的時勢民瘼,他們的視野、胸襟很快便原型畢露。他們看問題的眼光非常狹隘,甚至根本不敢面對問題、不願承認問題(閣員如江宜樺、尹啟銘、施顏祥),而且製造問題的本事遠遠超過解決問題的能力,即使是端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也常因時機或方法不對、又或對正面效益過於樂觀,對負面影響範圍、程度評估不夠精準而製造出更多、更嚴重的問題。例如證所稅、奢移稅與二代健保的補充保費等的開徵,都犯了相同的錯誤,不僅難以實質課徵到預期的稅賦或保費,但所引發連鎖影響,不是讓政府其他如證交稅、土地增值稅等稅收損失更多,便是不符課徵成本(例如存款利息的補充保費,依銀行工會估計,代課9億元所須銀行人力成本約27億元)或衍生決策官員沒有預期的效應(如定存單的拆單潮)。此外,油電雙漲、基本工資卻凍漲,前者選錯時機,帶動一連串物價上漲,馬政府卻一味粉飾,直到最近全面破功,當初出面粉飾的江宜樺卻龜縮不見;又如最近計畫將大陸來台留學生納入即將破產倒閉的健保,也是如此。後者則未釐清經濟不佳、產業欠缺競爭力等問題的本質,胡亂牽脫,偏坦資本家;如今交通部又選在民生最困頓的時機,計畫啟動國道計程收費方案,當然招徠更多責難。又或如態度傲慢、好辯成性(以尹啟銘、胡幼偉、施顏祥為最);講話方式與表達方式不得體,所以明明所述內容有相當程度的正確性,卻遭來反彈與批判(如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最近一連串發言)。當然還有自比艦隊司令的閣揆陳沖,既然自承能力不足,是否也該盡快自動下台。
  如此治絲益棼的博士內閣,人民還要忍受多久?如果馬總統不換內閣,人民應該勇敢站起來換政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