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蒼茫

Example 10 - Another Advanced Example

  • 對於一個涉及拆除323戶,影響近半千餘人口(近半是高齡老人)的建設計畫,任何有民主素養、人權法治觀念的政治人物,絕對會謹慎再謹慎、傾聽再傾聽

  • 環境永續

    政府拼經濟的腦袋最需要創新!如果連央行都僅能提出靠救房市或設立石化產業專區救經濟的方案,是否意味著整個政府(高層政務官)都已黔驢技窮,應該換腦袋當家了?

2013年5月8日 星期三

北投纜車─從山下站到山上站串起一車車弊端

共同作者為惜根台灣協會秘書長林子淩

一、前言
1991年,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下稱陽管處)委託完成「陽明山國家公園聯外纜車實施方案及環境影響說明-北投地區進入國家公園纜車系統規劃」案,首度提出纜車構想。1998年由營建署召開「陽明山國家公園北投纜車委託規劃及初步數計」會議,決議北投纜車計畫(下稱北纜)由台北市政府(下稱北市府)主辦,陽管處協辦,並建議採BOT方案推動。

2005418日北市府公告招標,同年61日收件截止,於招標公告期間,內政部不尋常地突於512日公告變更北纜計畫,主要是屬山上站所在的陽明山公園允許使用項目增加了研習住宿設施、溫泉遊憩設施等,致與原公開招標內容大不相同,但不明究裡的廠商可能不知此項有利的變更公告所牽動的龐大商機,認為無利可圖而未參與招標。
於是在僅此一家投標下,同年621日由力麒公司取得最優申請人資格,819日與北市府完成議約程序,129日成立本案的特許公司儷山林與北市府完成簽約,投資及營運期間自20051213日起32年,纜車的營運開始日,至遲不得逾簽約日起18個月(即2007613日),逾期1日罰新台幣(下同)23萬元。
從此,揭開北纜一連串數不清的官商弊端。迄20121221日,雖然北纜表面上取消山上站的餐飲設施,但最後北市府仍不得不要求其實施環評,惟北市府卻又在環評審查程序草率進行形式上審查後,放水有條件通過,而所附條件卻又讓儷山林動彈不得,也被反對的當地居民與環保團體罵翻天,簡直鬧劇一場。以下分機關別依次介紹其弊端與讀者分享此一令人歎為觀止的跨世紀荒謬劇。

二、內政部、陽管處vs儷山林
(一)假「研習住宿設施、溫泉遊憩設施」偷渡「溫泉旅館」
1.  2005418日公告招標,61日截止收件,陽管處竟然大異尋常地報內政部營建署在512日公告北纜計畫個案變更陽明山公園(即山上站)允許使用項目,增加研習住宿與溫泉遊憩設施,同年1213日儷山林公司完成簽約後,即於同年月15日提出與其於5月間投標之計畫書大不相同的「民間機關參與興建暨營運丠投線空中纜車BOT案北投線空中纜車興建管理暨素地開發計畫書」,增加大量「研習住宿設施」183間與「溫泉遊憩設施」64間。此舉已然違反促參案件在招標階段應適用政府採購法的規定,即事後不得透過協議往得標人有利方向變更得標條件,以致對其他參與投標而未得標或認招標條件不佳而未參與投標之人不公平的情形發生。且依一般人普遍的認知與台北地檢署起訴書說法,實際上即是在興建「大型觀光溫泉飯店」。陽管處、北市府與儷山林公司卻在玩弄辭彙,自欺欺人說此僅為教育住宿用途,非經營溫泉旅館。
2.  不尋常的舉動,背後必有不尋常的原因。果然,台北地檢署長期監聽跟監結果,證實儷山林當時董事長郭銓慶分別在20061月底及2月間透過名為李國書之人在台北市長安東路的「基隆海產店」轉交賄款100萬元及200萬元予當時陽管處蔡佰祿處長。因此,可以推知雙方在2005512日前即有所期約,迨順利得標完成簽約後,即兌現期約承諾,交付賄款。
(二)變更後的環評關卡
1.  由於前述的變更,導致興建的量體及因此衍生的挖填土石方暴增,因此,營建署國家公園組對此一重大變更計畫頗有疑慮,尤其應否因此而必須辦理環評乙事。儷山林原以為藉行賄取巧可以坐享暴利,反因而受困於應否環評爭議。
2.  由於茲事體大,營建署本部一直要求釐清儷山林的變更設計是否應進行環評,郭銓慶擔心因此拖延開發期程,遂同時透過行賄當時內政部政務次長顏萬進對營建署與陽管處施壓,以及再度對蔡佰祿行賄500萬元,無奈當時營建署李武雄署長堅持發文詢問環評法主管機關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下稱環保署)意見。環保署於2006721日做出函釋,雖未如外界預期將「研習住宿設施、溫泉休憩設施」認定為觀光溫泉旅館,但認為乃是教育設施,依「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暨範圍認定標準」(下稱認定標準)第23條第1款第1目規定,位於國家公園內開發基地面積超過1公頃,即應實施環評,而山上站的基地面積達3.56公頃,因此仍應辦理環評。儷山林可說是典型的「偷雞不著蝕把米」。
(三)夜路走多遇見鬼
1.  夜路走多的儷山林,終於遇到鬼,長期派員監聽與跟監的台北地檢署,在事證明確與贓款俱獲後收網起訴。最後郭詮慶、蔡佰祿與顏萬進都被有罪判刑確定。
2.  東窗事發後,北纜自然停擺好一陣子。儷山林為自救,公司負責人迅速改由郭詮慶之女郭淑珍繼任,表面上也對外宣稱放棄「研習住宿設施」,改為只經營「餐飲設施」,但有趣的是仍保留163間餐飲的VIP房,顯然「此地無銀三百兩」。更荒謬奇怪的是,發生賄賂公務員這麼大的弊端,儷山林公司的信用顯然有很大的問題,北市府不僅沒有與之終止BOT契約,反而一再替儷山林護航,認為那是公司負責人個人行為,與公司無關,不符其雙方BOT契約所規定得為終止的情形。北市府如此赤裸裸的護航,不禁讓人懷疑,台北地檢署在偵辦此一行賄弊案時,是否遺漏了北市府官員部分?
(四)難以遁逃的環評義務
1.  雖然北市府極力護航,但因行賄弊案的發生,讓後來的營建署與陽管處官員在處理此案時更加小心謹慎。加上林子淩秘書長擔任國家公園計畫委員,緊盯此案弊端及陽明山高度嚴重的地質問題不放,以及後來貓空纜車又發生塔柱邊坡大規模崩塌事件,雖然儷山林表面上已放棄「研習住宿設施」,但北市府為杜悠悠之口,不得不要求儷山林單就北纜本身也應該環評。
2.  另有一個小插曲值得一談。蔡佰祿於20063月間再收取郭詮慶的500萬元賄款後,眼見無法擋住營建署本部函詢環保署此案應否環評的發函,決定於同年67日退休,並在退休前夕的62日偷偷摸摸地把儷山林申請變更的「研習住宿設施」與「溫泉休憩設施」的建造執照核發給儷山林,妄圖造成既成事實圖利儷山林。但東窗事發後,此建造執照被認定無效並由陽管處通知儷山林。該公司不服,提起行政救濟,主張「研習住宿設施」與「溫泉休憩設施」既非溫泉旅館亦非教育設施,因此無須環評。退而言之,其已取得建造執照,應受信賴保護。然而行賄得逞的對價,怎會有立基在善意前提的信賴保護原則的適用?所以,行政法院完全不採信儷山林的說詞,判其敗訴確定。儷山林公司汲汲營營,到頭來終究一場空。

三、環保署vs燙手山芋-北纜環評
(一)形式認定,縱容規避環評
1998年在營建署召開會議決議由北市府主辦北纜計畫後,時任市長的陳水扁於當年及計畫於隔年總共編列1442萬元的環評經費預算。嗣因市長改選,馬英九當選,隨即改弦易轍,由環保局於1999715日發文表示未達當時認定標準第19條第3款規定(開發基地超過10公頃或其挖填土石方達10萬立方公尺以上),免實施環評。惟因北纜主要路線經過國家公園,依國家公園法第14條第12款規定需報內政部准許,內政部對北纜計畫應否環評有所疑慮,乃要求北市府需函詢環保署釐清。北市府當時是主辦機關,也就是北纜計畫唯一的開發單位(尚未BOT招標),所以負責推動的工務局陳威仁局長(現任行政院秘書長)、新工處李四川處長(現任新北市副市長)為規避環評,乃以開發基地面積95,556平方公尺、挖填土石方69,145立方公尺函詢。令人訝異的是,環保署(當時署長是郝龍斌)竟然毫不檢視並為實質判斷,完全照單全收,於2001330日回函認定此案免環評。
一個開發行為是否應辦理環評,依「認定標準」的規定,主要依開發基地所在區位與其開發規模來判斷,而後者因為是量化標準,因此不管環保署如何加嚴或累積開發面積計算,始終容易透過人為操作加以規避,但區位問題則難以規避。北纜開發基地的實際面積究竟多少?北市府與後來得標的儷山林說法一再歧異,先是95,556平方公尺,接著96,424平方公尺,嗣又96,578平方公尺,但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位於北投公園的山下站僅以站體所占用的垂直投影面積計算(因此特定將北投公園的土地為其量身訂做分割出一筆面積538平方公尺的土地地號),而不是一般通用的以「開發基地面積」計畫!我們都知道一筆建地要蓋房子,因為有建蔽率的規定,所有至少必須留設法定空地,而不可能將之百分之百蓋滿。然而在馬英九主政的堂堂首都之尊北市府,竟然自以為高明,視建築法第11條規定如無物,輕賤人民可能無知,故意用上述計算方式來主張免環評。
姑且不論北市府故意分割土地,以規避可能必須用當時整個北投公園僅為單一筆土地的面積計算,實際上依當時北投溫泉親水公園細部計畫規定,北投公園周邊土地之建蔽率為8%,(即每100平方公尺僅能蓋8平方公尺),依此反推山下站量體538平方公尺,其能請領建造執照的開發基地面積至少必須538÷8%=6,725平方公尺。試問環保署與北市府,單單538平方公尺的基地,如何取得建築物單層量體面積也是538平方公尺的建照?如果以6,725平方公尺反推,上述三種北纜開發基地面積,先減去538平方公尺,在加上6,725,均已超過10萬公頃,要不要環評? 

(二)縱容球員兼裁判,規避環評主管機關
任何開發單位提出任何開發案,首先應判斷其應否實施環評,判斷依據在環評法第5條及其授權環保署訂定的「認定標準」。如判斷結果應實施環評,則依環評法第2條:「本法所稱主管機關:有中央為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同法第7條:「開發單位申請許可開發行為時,應檢具環境影響說明書,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並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轉送主管機關審查。」及其施行細則第12條前段:「本法所稱主管機關,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定或審議開發行為之層級定之。」等規定,分析判斷該開發案的環評主管機關究為中央的環保署或直轄市、縣(市)政府。
於北纜BOT案,北市府是此BOT案之主辦單位,儷山林公司是得標廠商,而其用地橫跨台北市與陽明山國家公園。北纜BOT案實質內容除了纜車外,尚包括許多的餐飲、販賣商場等設施,不管認定為交通設施、觀光設施或遊憩設施,因為部分基地位於國家公園範圍內,依國家公園法第14條第2項規定需取得內政部核准,所以應該是雙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一是中央的內政部、一是地方的北市府。作者此一主張,下列機關與法院見解也都加以肯認:1.環保署於95816日環署綜字地0950059393號函謂:「本案屬台北市政府理北投空中纜車BOT案開發計畫內容,且位於國家公園內,必須經過國家公園主管機關許可,依據上開規定及過去審查案例,其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為台北市政府及國家公園主管機關。」;2.台北市長郝龍斌94423日於台北市議會第10屆第7次定期大會提報「北投纜車」專案報告(報告書P6),說明此BOT案「依法定程序送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內政部及本府交通局進行審查。」;3.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5年度訴字第03899號判決也認為:「本案因位屬國家公園範圍,由台北市政府採BOT方式辦理,其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為內政部及台北市政府。」
北纜案即有雙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的現象,依中央與地方權利劃分,中央有監督地方之權,地方政府則不能凌駕中央,則北纜的環評應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內政部轉送環保署審查,方屬合法。何況北市府同時為此BOT案主辦機關,依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之立法目的與對促參案件之定性,促參案件乃將其應興辦之公共建設透過BOT委由民間辦理,依促參法其對BOT復有監督、管理甚至接收之權利,屬於隱性之共同開發行為人,難以期待北市府機關代表之環評委員能公正客觀審查自己所屬機關全力推動的案件(王毓正教授稱現象為機關偏見─即機關已持有特定立場,不可能為公正客觀立場為審查,反而會刻意將審查方向與結果引導向機關所期待的立場),所以更應該依環評法第3條第3項規定迴避審查,由中央的環保署負責環評審議才合法。

四、北市府的違法護航,罄竹難書
(一)違法讓儷山林以繳納代金免除山下站應設法定停車空間之義務
儷山林公司簽約後,應依北投溫泉親水公園細部計畫及相關建築法令規定,在山下站設置停車公間小客車1665個、機車3340個、遊覽車92個車位,因山下站與北投公園腹地有限,僅能往地下挖築,儷山林公司為避免挖填土石方量暴增,超過應辦理環評之土石方量,及為節省開發成本,遂於同年1124日向台北市政府遞交「北投線空中纜車(北市轄段)BOT規劃設計案一都市設計審議申請計畫書」時,申請以繳納代金方式處理,陳威仁與李四川無視於「台北市建築物附設停車空間繳納代金及管理使用自治條例」第2條規定:「建築基地位於都市計畫已開闢完成之停車場用地或設有公用停車空間之公共設施用地周圍五百公尺半徑範圍內,並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其建築物應附設之停車空間,得由起起人申請以繳納代金方式代之…」,竟聯手簽報以當時(9411月)尚未闢建完成或距離遠逾500公尺之新北投捷運站北側105k06立體停車場、中和街平面停車場及七虎公園旁之233號公園擬附建之地下停車場混充為准予繳納代金方式免設法定停車空間之依據(資料出自臺北市政府會議紀錄),明顯圖利。
(二)馬英九率先背棄台灣,主動適用中國法律
為了規避環評,所以北纜開發面積「必須」低於應辦理環評的門檻,北市府竟連纜車路線的路幅寬度也動手腳。北市府預定採購的是法國POMA公司的纜車系統,但纜車下方路幅寬度,馬市長放著台灣已既有的索道路幅寬度1516.02公尺的規定不用,竟然歸順中國,採用其10.9111.90公尺的最低標準,簡直是令人匪夷所思。
(三)為了財團,不惜污染屬台北後花園的陽明山國家公園
北市府為了協助財團,也在難以處理的污水排放問題放水,《北投線空中纜車差異分析報告》指出,儷山林預計將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各場站餐廳或廁所產生的污水,直接排入國家公園內的野溪。該報告還說,陽明山地區雨水充沛,預期該污水會迅速被雨水或山泉水稀釋,排放到各河川後,對水體、水質影響程度已屬輕微。
但根據內政部對陽明山的環境調查報告顯示,陽明山是台灣最北部的水源發源地,大台北地區許多鄉鎮的自來水源,長期仰賴陽明山,因此,這裡被列為重要水源水質保護區,為確保園內的水質,還得定期做水質普查,調查水污染源並進行長期監測。餐廳所產生的事業廢水是每天排放,而儷山林所稱可以稀釋污水的雨水卻不可能每天出現,此種荒謬的說詞,北市府也能照單全收?
(四)縱容儷山林違反水利法,搶建墩柱
根據二○○六年七月市府內部會議資料發現,馬英九也在明知的情形故意違反水土保持法。北纜在水土保持計畫尚未審查通過申報開工前,就偷跑先行施作部分墩柱,而遭北市府依水保法開單罰款六萬元。然而,為了讓儷山林可以先違法施工,工務局卻回過頭找建設局協調,要求該局先行同意部分水保計畫來解決,並由新工處專簽給英明的馬市長,由馬拍板決定突破現行法規,同意先辦理部分水保計畫審查。其實所謂「突破法規」,明眼一看就知道不過就是為了「違法放水」所玩弄的辭令。
(五)儷山林早已違約,北市府視若無睹
依其雙方BOT合約規定,北纜開始營運期日不得逾簽約日起18個月,因儷山林的貪念與不法行賄的耽擱,北纜完成簽約迄今,已將近8年,不僅尚未營運,甚至連全面動工都沒有,北市府竟敢以此為「不可歸責」事由既未終止BOT合約,也未對儷山林做出任何罰款。
(六)環評審查,鬧劇一場
1.  攸關乘客生命安全的地質及結構安全問題,從未釐清
(1)20121221日北纜環評通過,其結論第 2(5) 點內容謂:「有關本案纜車塔柱及站體座落之地質暨支柱基礎地質及基礎結構含基樁、施工工法安全性部分,應送應用地質技師公會、大地工程技師公會及土木技師公會等相關第三公正單位審查通過後,並依相關法令送主管機關審查通過後,始得動工;另有關水土保持審查部分,應納入地質安全項目」第2(6) 點則謂:「本案應於施工及營運階段每月進行設施之傾斜及沉陷情形監測(監測位置至少應包括各邊坡、塔柱及站體),必要時應採取因應措施,並應依監測計畫切實執行,其成果應按季提報本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備查。」按開發基地的地質情況如何,屬於環評法第6條第2項第6款「開發行為可能影響範圍之環境現況」,更是同條項第7款「預測可能的環境影響」及第8款「環境保護對策」內容的根基。於本件北纜案中,地質的脆弱與敏感,自始至終就是環評委員、在地居民與學者專家最關切、爭議也最大的關鍵焦點,即使不反對興建纜車者,亦不斷強調纜車的興建,前提必須確保地質與結構安全,但從上述文字即可知道北市府竟然是在不清不楚、糊里糊塗的情況下予以通過。
(2)101817日第118次、1011128日第122次環評審查會議紀錄可清楚看出,當時許多環評委員始終對北纜的地質與結構問題,提出嚴重質疑:
a.     陳俊成委員認為:「6. 塔柱落於嚴重崩塌區,未來施工將產生更大範圍崩塌,並對下游造成土石流威脅風險」(118次會議紀錄第2頁)「有關環境地質影響,需要一個很專業且很公正的團體來認定」(122次會議紀錄第3頁)
b.     張怡怡委員認為:「2. 部分開發塔柱施作點即使有監測、應變措施說明,亦屬於不安全山坡地開發,宜有更具體的安全施工及防治措施。5. 應將本次風災及近年氣候變遷影響納入開發地風險評估」(118次會議紀錄第2頁)「有關塔柱施工安全設計,請大地工程處或相關專業單位協助審閱。包括地質施工深度(T3)、纜索間距加大(T3-T4)、安全材質(腐蝕)等」(122會議紀錄第2頁)
c.      白仁德委員指出:「4. 塔柱安全部份,應由有認證的相關單位做確認,例如相關的技師公會或政府部門的相關單位,來確認塔柱安全問題。」
d.     鄭福田委員指出:「纜車塔柱建設安全及營運安全問題:有關地質安全問題,地質調查是否不夠週密詳實?塔柱之設計及建造,宜由相關專長委員及市府主管機關嚴予審查。」(122次會議紀錄第4頁)
e.      營建署也表示:「龍鳳谷到陽明公園之間的地質安全是比較令人關心的,報告書p7-29等相關圖文資訊,僅為一些分析的成果,不夠具體,希望能夠針對這個區域用專章的方式,針對地質的組成、結構做一詳細的分析,對於後續不管是環評會或國家公園委員會在審查時,可提供專家學者進行判斷是否安全。」(122次會議紀錄第4頁)
(3)直到作成有條件通過結論的1011221日第123次審查會中,仍有委員明確表示「目前所提資料尚不足以做結論」:
a.     黃俊鴻委員明白指出:「本案環境影響評估書目前的狀態略嫌粗糙,有關工程地質、鏽蝕、風場、山下站替代方案及相關交通的問題…有關工程地質、鏽蝕還有風場問題,…我是覺得這些事情都釐清以後,這個案子就可以比較明朗,以目前環境影響說明書的狀態,還不足以讓大家覺得放心。…」
b.     周聰桂委員亦指出:「場站與塔柱基礎地質與周邊坡地地質調查與安全性分析仍不足,安全有疑慮,應請申請單位補充調查後,由應用地質技師公會、大地工程技師公會…等會同審查。」
c.      洪啟東委員亦認為:「 有關地質的問題,台灣甚至於北投地區的坡地到底適不適合,有沒有成熟的技術發展纜車,我覺得這是要嚴肅面對的。」
d.     王亞男委員亦認為:「本案為重大工程開發案,安全問題為首要問題,必須釐清後才能決定,不宜貿然通過;地質問題應重新調查、評估,確認安全無慮後再進行。」
2.  環境風向、風速測量與推估部份:
環評結論第2. (8)點謂:「應現場量測環境風向、風速並提出推估模式加以說明,並納入定稿。」惟北纜橫越陽明山山區,風向、風速對纜車行進的影響,自不應輕率忽略,且屬於環評法第6條第2項第678款所要求「開發行為可能影響範圍之環境現況」、「預測可能的環境影響」及「環境保護對策」內容的基礎。此部份於歷次審查會中,也迭經委員質疑,1011116日第122次環評審查會議中,張怡怡委員與黃俊鴻委員即分別提到:「請補充現場(塔柱/場站位置)風向/風速環境監測資料,說明選點是否已避開『風口』、『風向正交』地段或因應對策。」、「這個纜車的系統規範是採用中國大陸系統,所以纜車沿線路線的風場、風向、風口…等都有相關規範及規定,需要有專業的學術單位來認定及審定,並進行現場的實際調查。」
3.  關於纜車及鋼索材質是否能耐當地青磺泉高腐蝕性部份,亦有4位民間環評提出質疑,但北府仍先斬後奏,強行於環評結論以:「2.(7) 纜車各項儀器設備應提送第三公正單位及專業單位審查並依其建議採用耐腐蝕之材質,另應指派經訓練合格之技術人員定期檢查,負責設施之管理、操作、保養與維護。」方式帶過。
4.  環評結論中最離譜的,莫過於越俎代庖,在未經儷山林提出,也未經任何環境現況調查與影響評估分析,北市府為替儷山林護航盡快通過環評,竟然擅自做主逕將山下站地點改至北投二號公園,在審查程序中卻未有任何討論。其結論文字為:「2.1)請依環境影響說明書內容之替代方案,將山下站纜車場站改設於北投2號公園鄰近區位,並補充相關資料,納入環境影響說明書。」由此條件內容最後一句「並補充相關資料,納入環境影響說明書」即可知,2號公園替代方案的詳細內容於作成環評審查結論時並未納入環說書,亦未經委員審查。經檢視第118次、第122次至第123次會議審議過程中,所有提問與討論均依環說書內容,以山下站設於「北投公園」為前提進行,將山下站纜車場站改至北投2號公園的替代方案,其開發行為內容究竟如何?可行性如何?於審查過程中從未有任何討論,開發單位也完全未就改採此一替代方案提送任何資料。著實是鬧劇一場!依據環評法第1條所揭示的預警原則精神與第3條所揭示的合議制精神,若委員認為山下站設於北投公園不可行,而必須採取設於2號公園的替代方案,則應令開發單位於審查過程中,依環評法第6條第2項所列內容提出替代方案的詳細資料,並就此替代方案的內容詳細予以審查,並與開發單位及居民溝通討論。然而北市府於環評結論做成過程中,從未就替代方案內容為任何審議討論,竟於最後一次審查會議中忽然決定以替代方案作為條件,且改採替代方案之開發行為內容仍屬不確定、未經委員審議,顯已違背環評法第6條第2項與環評法第3條,未來勢必難逃被撤銷命運。

五、結論-冷血的馬政府、乖舛的北纜案
2則馬英九與反對北纜案的北投居民的對話,可以做為馬英九個性與北纜案為何弊端叢叢的最佳註解。北投居民曾在馬英九與林泉里長會面時,當面遞交反北纜連署書給馬,要求停止興建北纜,沒想到,馬不但當面退還連署書,還告訴居民:「慢慢簽吧!我這邊一樣可以連署到比你們更多的人來支持。」;另外,馬英九在北投區參與市民有約活動時,一位同時是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係教授的北投居民曾反映北纜將衝擊交通及帶來垃圾問題,馬英九的回應竟是:「這是北投人必須承受的苦」。意思當然是他個人完成台北市重大建設的政績最重要,至於市民的死活與甘苦,則不關他的事。在這種思維下,為貫徹個人意志,即使違法也必在所不惜,當然也就註定了北纜弊端叢叢的乖舛命運。 
註:有關1011221日環評審查結論違法部分之說明,係參採引用陸詩薇律師所撰寫撤銷該環評之訴願書部分內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