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老農津貼應盡快變革

本文亦刊載於100.10.04公視-新聞議題中心PNN
http://pnn.pts.org.tw/main/?p=33109     

       每逢選舉,各種錢坑法案便不問皂白被胡亂提出或加碼。最近老農津貼炒得火熱,民進黨首先喊出加碼一千元,但其十年政綱(也是蔡英文的競選政見主軸)農業篇,明明只提到「賡續辦理老農津貼」,沒有加碼的政見,現今卻變成該黨上下口徑一致的主流政策主張,而且反對排富。國民黨南部立委隨即要求加碼二千元,國民黨或政府明知單純加碼不妥,且不想替民進黨作嫁,也不願失去選票,所以究竟要否再加碼?要否排富或如何排富?迄今猶豫未決。

  政府長期輕忽農業,虧待農民,造成農民普遍生活艱困,因此,現階段作者並不反對老農津貼,但認為不該再不明不白繼續「暫行」下去!至於要如何處理老農津貼問題,應先探究它的性質與當初設置的目的為何?才能端出真正有助於提振農業、照顧農民的政策牛肉。民進黨智庫學者吳明敏教授認為這不是政策補貼加碼,而是老農支撐最低生活水準,實現基本社會正義的手段。其實老農津貼的性質,單純從其法案名稱《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便可以顧名思義:既然是「暫行」的「福利津貼」,性質上較像社會福利措施的一種,自然應該「排富」;而以「暫行條例」為名,所以應該只是過渡性的措施。且此條例第1條所訂立法目的,是為照顧老年農民生活,增進農民福祉,則更應該有實際從事農業的農民配套認定標準,這也是目前加碼與否備受挑戰的地方。此條例制訂於1995年,取名暫行條例,原是預計未來要併入國民年金,但在政客選舉至上的思維下,不僅一直延宕至今,而且分別在2003、2005年與2007年各再加碼一千元。以現有氛圍來看,今年勢必亦然。此外,領取津貼人數在1998年取消排富限制後,人數從原來約45萬人已暴增至目前的68.7萬人,遠高於實際從事農業的人口。請問各總統候選人,此後是再繼續暫行而且每逢選舉便加碼?或願在取得大位之後重新反省思考?

       就制度面而言,既然它只是過渡性的暫行條例,便應該盡早落日,回歸長久性政策。要達成此條例原有立法目的,其實有很多更好的替代方法,首先應認清農業的價值;其次讓農業有前途:包括鼓勵在地經濟,遏止盤商兩面剝削農民與消費者,建立可以盡量避免產銷失控的產銷監控預警制度,實施直接給付(生活支持給付)與對地給付。此處的直接給付或對地給付,給付的對象是妥善照顧農地,從事農業生產的真正農民,其內涵在於由政府編列預算彌補農民因政府計畫性壓抑而平價供應糧食餵養都會人口的收入損失、替政府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與保障農業生產環境無形公共財的補貼。其中生活支持給付,可以一直延續到老農退休後的照顧,等同是國家給予老農退休金。在如此的制度設計上,能否領取此二種給付的關鍵,在於有無實際從事農業生產與有無妥善照顧農地,自然沒有排不排富的問題,而且因為對年輕與年老後的生活都有保護,才能真正吸引更多青年返鄉務農,連帶可以保護農地不致被違規使用與降低失業率。

        依農經學者估計,以現有老農津貼再加上種種有形與隱性補貼,明年起年度預算將高達近850億元,占農委會年度預算達44%。但此暫行條例實施至今已16年,《農業發展條例》實施更將近40年,現況卻是農業益加萎靡,老農逐漸凋零,乃至耕種人力無以為繼。奉勸競逐大位者,應該善用此筆龐大預算,趁此機會提出明確的變革性政見,獲取農民與一般社會大眾普遍認同,而非競相加碼,短線炒作,博取選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