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完成於97/11/26》
97/11/26自由時報A2版頭條「章太多,蓋不完,開發案牛步,難拚經濟」,舉宏都阿里山飯店與遠雄台北大巨蛋為例,報導行政效率牛步化,投資廠商多所抱怨,不利拚經濟,但真相絕非如此單純。
2010年6月30日 星期三
環保署,請理性尊重司法,別再賤踏環評法
《990211投稿蘋果日報》
環保署不惜挑起司法與行政間的憲政爭議,又再度耗費公帑,在兩大平面媒體刊登半版廣告,不僅聲稱有關撤銷中科三期環評的司法判決是無效用、無意義,更直接指控「破壞現行環評體制」。行政權如此蠻橫專擅,令人憂心!
環保署不惜挑起司法與行政間的憲政爭議,又再度耗費公帑,在兩大平面媒體刊登半版廣告,不僅聲稱有關撤銷中科三期環評的司法判決是無效用、無意義,更直接指控「破壞現行環評體制」。行政權如此蠻橫專擅,令人憂心!
馬政府的民主法治素養在那裡?──從中科三期確定判決談起
《990206投稿自由時報》
馬總統是哈佛大學的法學博士,曾一再強調他的執政團隊會有別於前朝的貪腐,依法行政並傾聽人民的聲音,人民因而以超高得票率寄予厚望。
馬總統是哈佛大學的法學博士,曾一再強調他的執政團隊會有別於前朝的貪腐,依法行政並傾聽人民的聲音,人民因而以超高得票率寄予厚望。
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不願傾聽農民需求的農村再生條例
《完成於98年》
為回應農村再生條例草案引起的高度爭議,馬總統要求農委會必須下鄉多辦公聽會,農委會卻只在短短三日內辦11場說明會,敷衍心態,可見一斑。在立法院公聽會前,筆者再從以下角度,就教農委會是否曾詳細評估?能否正面回應?
為回應農村再生條例草案引起的高度爭議,馬總統要求農委會必須下鄉多辦公聽會,農委會卻只在短短三日內辦11場說明會,敷衍心態,可見一斑。在立法院公聽會前,筆者再從以下角度,就教農委會是否曾詳細評估?能否正面回應?
回應農委會「農村再生Q&A」的A&Q
《完成於98年》
從事法律經濟分析的學者,很喜歡舉以下例子來說明急就章、單向思考的立法,常與其欲達成目的或欲解決的問題背道而馳或適得其反:義大利阿部拉集城鎮鼠患嚴重,為鼓勵民眾滅鼠,主管部門乃發布行政命令,民眾可以拿鼠尾來按數量領獎金,但結果是,民眾非但不滅鼠,反而在地下室養起老鼠。
從事法律經濟分析的學者,很喜歡舉以下例子來說明急就章、單向思考的立法,常與其欲達成目的或欲解決的問題背道而馳或適得其反:義大利阿部拉集城鎮鼠患嚴重,為鼓勵民眾滅鼠,主管部門乃發布行政命令,民眾可以拿鼠尾來按數量領獎金,但結果是,民眾非但不滅鼠,反而在地下室養起老鼠。
2010年6月9日 星期三
為走得遠,每一步都應小心─談白海豚公益信託事件
《完成於99年6月》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彰化環保聯盟等團體為保護台灣特有的白海豚與彰化廣大的海岸潮間帶,發起宣言信託,希望能以全民募股方式籌款,俟籌足公益信託基金後,再向政府申購目前屬國光石化科技股份公司彰化西南角(大城)海埔地工業區計畫預定用地的部份海岸地區土地,藉以阻擋第八座輕油裂解廠及下游產業鏈企業的開發興建,但環保團體興高采烈訴諸於眾時,卻忽略以下根本問題,令人惋惜: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彰化環保聯盟等團體為保護台灣特有的白海豚與彰化廣大的海岸潮間帶,發起宣言信託,希望能以全民募股方式籌款,俟籌足公益信託基金後,再向政府申購目前屬國光石化科技股份公司彰化西南角(大城)海埔地工業區計畫預定用地的部份海岸地區土地,藉以阻擋第八座輕油裂解廠及下游產業鏈企業的開發興建,但環保團體興高采烈訴諸於眾時,卻忽略以下根本問題,令人惋惜:
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
環評的真相(十一)-最後一段尚未被打通的環島公路網與阿塱壹古道
各位讀者知道嗎?我們建設至上的大有為政府,不僅鐵、公路都有環島路網,單祗公路,交通部轄下的國道興建工程局(現併入高速公路局)與公路總局也分別規劃有環島的高速公路網與省道級公路網(未來不知會不會也搞一個環島高速鐵路網?),但政府從不告訴人民,這些規劃(政策)的必要性與合理性。
環評的真相(十)-呷緊弄破碗的中科環評
中科三期七星農場開發案環境影響評估審查(下稱環評)的行政處分,於2008年被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撤銷後,環保署提出上訴,月前經最高行政法院99年度判字第30號判決駁回上訴而宣告確定。惟環保署及國科會至今仍不命令停工,對於哈佛大學的法學博士的馬英九總統,一再強調「依法行政」的招牌,簡直是最大的諷刺。
環評的真相(九)-另一越域引水計畫
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所經之處,高雄縣桃源鄉勤和村、那瑪夏鄉鄉民族村、草蘭溪與旗山溪下游的甲仙鄉小林村,在八八水災,均發生慘重傷亡災情。該越域引水工程是否為元凶或幫兇,專家學者雖各有說法,檢察官也正如火如荼展開調查。
環評的真相(八)-中科二林園區開發案
一、 前言
我國環境影響評估制度取經自美國,但美國的環境影響「評估」制度,評估的對象是「政府的決策行為」,亦即評估政府針對某一開發行為給予核准之決定,將對環境產生如何的影響,俾做為決策機關決策考量因素之一。所以,性質上只是一項評估機制,最後的決策權與政治責任者概在決策機關。
我國環境影響評估制度取經自美國,但美國的環境影響「評估」制度,評估的對象是「政府的決策行為」,亦即評估政府針對某一開發行為給予核准之決定,將對環境產生如何的影響,俾做為決策機關決策考量因素之一。所以,性質上只是一項評估機制,最後的決策權與政治責任者概在決策機關。
環評的真相(七)-曾文水庫越域引水闖下什麼禍
八八水災受創最嚴重的是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所經鄉、村,當地居民、專家學者與媒體均有聲音質疑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計劃是重創災情的幫兇,經濟部水利署雖然極力否認,但從其計畫內容及環評過程,應可看出端倪。
環評的真相(六)-什麼是第二階段的環境影響評估?
國光石化預計興建的台灣第八座輕油裂解廠(通稱八輕),原本預定落腳雲林麥寮離島工業區,歷經多次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後,被環評委員認為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疑慮,決議要求繼續進行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下稱二階環評),當時國光石化非常不服氣,循例攻擊環評是經濟發展的絆腳石,一度威脅要出走他國。
環評的真相(五)-宜蘭童玩公園想與彈藥庫共舞
曾享有一段風光歲月的宜蘭童玩節,民國九十六年之後,因人數遽降,不堪虧損,劃下休止符。但在此之前,曾出現一件有趣的環境影響評估小插曲,值得為有興趣的讀者介紹。另有一件通過環評的開發案,頗為誇張,互相對照,可以突顯環評制度的矛盾現象,一併為讀者介紹。
環評的真相(二)-從蘇花高到蘇花替
今年(2008年)4月被退回交通部的蘇花高是否興建,馬英九總統的競選辯論中明白承諾將重新客觀審慎評估的說法仍言猶在耳,未料不到二個半月,行政院劉兆玄院長突於7月6日在花蓮又宣佈興建,惟事出突然,更因未經詳細評估討論,所以一連數天,連名稱、經費來源、決策過程、府院間與行政院各部會間說詞漏洞矛盾百出,但蘇花高的陰魂終究再度浮上抬面。